《阅微草堂笔记》部分译注(十) 作者:韩希明教授

发布者:文学院发布时间:2015-03-19浏览次数:1161

三从兄晓东言:雍正丁未1会试归,见一丐妇,口生于项上,饮啜如常人。其人妖也耶?余曰:“此偶感异气耳,非妖也。骈拇枝指2,亦异于众,可曰妖乎哉!余所见有豕两身一首者,有牛背生一足者。又于闻家庙社会见一人,右手掌大如箕,指大如椎,而左手则无常;日以右手操笔鬻字画。使谈谶纬者者见之,必曰此豕祸,此牛祸,此人疴也,是将兆某患;或曰,是为某事之应,然余所见诸异,讫毫无征验也。故余于汉儒之学,最不信《春秋》阴阳、《洪范五行传》;于宋儒之学,最不信河图洛书、《皇极经世》。”

【注释】

1. 雍正丁未:雍正五年( 1727)。

2. 骈拇枝指:骈拇,脚上的拇指与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多生一指。

【译文】

堂兄晓东三哥说,雍正丁未年会试回来,看见一个讨饭妇人,嘴巴生在脖子上,吃喝却和常人一样。这是个人妖吗?我说:“这是偶然间感受到奇怪的精气而已,并非妖怪。有人两个脚趾头连生,手长出六个手指,也不同于正常人,难道可以叫他妖怪吗?我见过有两个头的猪,有背上长一只蹄的牛。在闻家庙的祭社赛会上,我见到一个人,右手的手掌大得像畚箕,手指粗得像小棍子,但左手却很正常。平日他用右手拿笔写字画画卖,假如谈论谶讳征兆的人见了,一定说那是猪的灾祸,那是牛的灾祸,那是人的怪病了,将会预兆什么什么;还有人会说,这是某件事的报应。但是,我见到的各种异常的事物,一直毫无因果报应。所以,我对于汉代儒者的学说,最不相信的是《春秋》讲阴阳,以及《洪范五行传》;对于宋代儒者的学说,最不相信河图、洛书,《皇极经世》。”

 

房师孙端人先生,文章淹雅1,而性嗜酒。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督学云南时,月夜独饮竹丛下,恍惚见一人注视壶盏,状若朵颐2。心知鬼物,亦不恐怖,以手按盏曰:“今日酒无多,不能相让。”其人瑟缩而隐。醒而悔之,曰:“能来猎酒,定非俗鬼。肯向我猎酒,视我亦不薄。奈何辜其相访意。”市佳酿三巨碗,夜以小几陈竹间。次日视之,酒如故。叹曰:“此公非但风雅,兼亦狷介。稍与相戏,便涓滴不尝。”幕客或曰:“鬼神但歆3其气,岂能真饮!”先生慨然曰:“然则饮酒宜及未为鬼时,勿将来徒歆其气。”先生侄渔珊,在福建学幕,为余述之。觉魏晋诸贤,去人不远也。

【注释】

1. 淹雅:宽宏儒雅。

2. 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

2. 歆(xīn):飨,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香火。

【译文】

我考科举时的房师孙端人先生,文章渊博高雅,天性好饮。醉后写的作品,与清醒时所作的没有差别。翰林院诸公,都认为他是继李白之后第二个斗酒诗百篇的大家。孙先生督学云南时,一次在月夜的竹丛下独自饮酒,恍惚见一人注视酒杯,嘴巴一动一动的。他心里明白这是鬼魂,也不害怕,只是用手按住酒杯说:“今天酒不多,不能请你喝了。”这人一听,就退缩着消失了。他酒醒后很后悔,说:“能来讨酒喝的,肯定不是俗鬼。肯向我讨酒,是看得起我。怎么当时就辜负了他前来相访的好意呢!”于是买来三大碗好酒,夜晚用小桌陈放在竹丛下。第二天一看,酒丝毫也没动过。于是叹息说:“这位先生非但风雅,也很耿直清正。稍微和他开了一下玩笑,他就一滴酒都不肯尝了。”有个幕客说:“鬼神只会嗅吸酒食的气味,哪里能真的喝?”孙先生又感慨道:“这么看来,应该在做鬼以前抓紧时间痛饮,不要等将来做了鬼空闻酒气。”孙先生的侄子渔珊在福建学幕对我讲了这件事。我认为魏晋年间贤人们的风度,与孙先生比较起来,相差不远。

 

钱塘俞君祺(偶忘其字,似是佑申也)乾隆癸未1,在余学署。偶见其《野泊不寐》诗曰:“芦荻荒寒野水平,四围唧唧夜虫声,长眠人亦眠难稳,独倚枯松看月明。”余曰:“杜甫诗曰:‘巴童浑不寝,夜半有行舟。’张继诗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均从对面落笔,以半夜得闻,写出未睡,非咏巴童舟、寒山寺钟也。君用此法,可谓善于夺胎2。然杜、张所言是眼前景物,君忽然说鬼,不太鹘兀3乎?”俞君曰:“是夕实遥见日下一人倚树立,似是文士。拟就谈以破岑寂,相去十余步,竟冉冉没,故有此语。”钟忻湖戏曰:“‘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唐人谓之见鬼诗,犹嫌假借。如公此作,乃真不愧此名。”

【注释】

1. 癸未:乾隆二十八年(1763)。

2. 夺胎: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代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3. 鹘(兀:糊涂,这里指突兀。

【译文】

钱塘人俞祺(一下子想不起他的名字,好像叫佑申),乾隆癸未年,在我的学署里任职。我偶然看到他一首名为《野泊不寐》的诗,写道:“芦荻荒寒夜水明,四围唧唧夜虫声。长眠人亦眠难稳,独倚孤松看月明。”我说:“杜甫的诗说‘巴童浑不寝,夜半有行舟’,张继的诗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都是从对面落笔,以半夜听到声音,写出这个人没有睡着,并非吟咏巴童的舟、寒山寺的钟。您用了这种笔法,真称得上是善于创新。然而,杜甫、张继描写的都是眼前景物,您却忽然说起鬼来,不是太突然了吗?”俞祺说:“这天晚上,我确实远远看见一个人倚树而立,看上去是个文士。我想过去跟他攀谈解闷,距离他十几步远,他竟然慢慢地消失了。所以有了这么几句诗。”钟忻湖开玩笑说:“‘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唐朝人说这是见鬼诗,还好像不很直接,像您这首诗,真不愧为名副其实的见鬼诗了。”

 

霍丈易书言:闻诸海大司农曰:“有世家子,读书坟园。园外居民数十家,皆巨室之守墓者也。一日,于墙缺见丽女露半面,方欲注视,已避去。越数日,见于墙外采野花,时时凝睇望墙内,或竟登墙缺,露其半身,以为东家之窥宋玉1也,颇萦梦想。而私念居此地者皆粗材,不应有此艳质;又所见皆荆布,不应此女独靓妆,心疑为狐鬼。故虽流目送盼,而未通一词。一夕,独立树下,闻墙外二女私语。一女曰:‘汝意中人方步月,何不就之?’一女曰:‘彼方疑我为狐鬼,何必徒使惊怖!’一女又曰:‘青天白日,安有狐鬼?痴儿不解事至此。’世家子闻之窃喜,褰衣欲出,忽猛省曰:‘自称非狐鬼,其为狐鬼也确矣。天下小人未有自称小人者,岂惟不自称,且无不痛诋小人以自明非小人者。此魅用此术也。’掉臂竟返。次日密访之,果无此二女。此二女亦不再来。”

【注释】

1. 东家之窥宋玉:东家之子是个美女,传说她登墙窥宋玉三年,但宋玉毫不动心。

【译文】

霍易书老先生说,听户部尚书海先生说:“有个显贵人家的子弟在坟园里读书,园外住着几十户人家,都是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家看坟的。有一天,他在围墙缺口处看见一个美女,露出半张脸来。他刚要仔细看看,女子已经避开了。过了几天,这个女子在墙外采野花,时时往墙里看。有一回竟然爬上围墙缺口,露出上半身,他以为这是美女对自己有意,但他转念一想,这儿住的都是粗俗之人,不应该有这么漂亮的风姿,而且这里女人都是布衣荆钗,不应该只有这一个女子浓妆艳抹,疑心是狐鬼。所以她虽然眉目传情,他始终没有搭一句话。一天晚上,他独自站在树下,听到墙外两个女人窃窃私语。一个女人说:‘你的意中人正在月下散步,还不快点儿找他去。’一个女人说:‘他正疑心我是狐仙鬼怪,何必让他担惊受怕。’一个又说:‘青天白日的哪来的狐仙鬼怪?这家伙怎么傻到这个份上。’他听了这话暗自高兴,提了提衣服就要出去。忽然又猛地醒悟:‘她们自称不是狐仙鬼怪,就的确是狐仙鬼怪了。天下的小人没有自称是小人的,不但不自称是小人,还都痛骂小人,表明自己不是小人。这两个狐狸精玩的也是这套把戏。’他一甩胳膊最终回去了。第二天,他暗暗查访,果然没有这样两个女人,这两个女人再也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