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升学风采

发布者:文学院发布时间:2018-09-17浏览次数:2395

1.严孜铭


专业2014级汉语言文学

去向:复旦大学 戏剧(创意写作)

笔试分数425分(专业第二)

个人简介:

严孜铭,1997年生,自幼受父亲影响热爱文学,较早尝试文学创作。散文、小说散见于《特区文学》《延河》《泰州日报》等,曾获“2017~2018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入围奖、泰州市梅兰春“戏曲奖”、泰州市“八尾猫杯”儿童文学奖等。江苏省作协第28期青年作家读书班、第二届雨花写作营学员。目前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在读,师从王安忆、王宏图、严峰、张怡微等著名作家、学者学习“小说创作的叙事研究与实践”。


考研心路: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在决定院校、专业前一定要审慎,问问自己,这究竟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喜爱和热情,漫长的复习期将会不断消耗你的精力和毅力,最终使你败下阵来。从我个人出发,复旦的创写专业对我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我渴望能够获得著名作家、学者的指导,在写作上获得长足进步,这份渴望令我克服了对名校的畏怯心理,选择大胆尝试。

当然,热情只是前提,考研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专业适合度、心态、努力程度、复习策略、运气等等,所以不要盲目地“喝鸡汤”,客观评估自己的水平,再做决定。于我而言,复旦大学貌似遥不可及,可我有着相较同龄人更丰富的写作经验和发表经验,也自认为有一定的创作潜力,适度的信心让我能平和心态,稳步前行,最终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最后一点,我以为是最重要的——考研并非唯一的出路,一次成功或失败都是暂时的,我们要能接受结果。即便我没能考取,也不会因此否定自己的创作潜力,更不会因此放弃文学,放弃写作,一次结果不能左右我手中的笔,换句话说,考取并不是我最终的目的,它只是一条途径,一条我期望去走的途径。






2.王皓禹


专业2014级汉语言文学

去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会计学

笔试分数238分(综合成绩专业第六)

个人简介:

王皓禹,1996年生,2014年考入南京审计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对经管类专业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加上南审良好氛围的熏陶,大学期间辅修了金融学第二学位,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在课余时间学习经管类相关专业知识。自考了初会,快从证从基从银从等一列相关专业证书。大二完成计算机二级与六级580分。最终在老师的关怀,同学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跨专业考取了研究生,师从会计学院院长博导王泽霞老师,继续学习会计学相关知识。



考研心路:

考研是一场智力的比拼,更是一场毅力的较量。当然,在如今这么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搜集的比拼。努力很重要的事实并不能否认选择的重要性,我认为在专业选择上应以兴趣为基础,就业为导向,毕竟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而对于大部分考研人来说,提升或改善就业竞争力也是重要的目标。在院校的选择上我认为应量力而行,避免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死循环,考前应做足功课,关注考试科目,报录比,录取均分等关键指标,特别是对于跨考法学,商学等热门方向的同学们。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既然做了决定,就要经最大努力完成他,切不可荒废了大四最后一年。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有很强的自律和自控能力,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其次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最好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死读书读死书大多是自我感动,真实水平并没有得到提升。考研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找个靠谱的研友也是极好的了。

最后我也想说,考研只是人生一个小小的分叉点,考前一定要把它当成重大的事,而考后则要以平常心对待。考上了当然是好,考不上也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初试也掺杂着一些运气成分,复试也掺杂着一些眼缘因素,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无论怎样,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我们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自己无悔于心,无愧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