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六:学生发展(2016年6月20日)

发布者:文学院发布时间:2016-06-20浏览次数:2885

5.1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文学院目前四个专业(方向)生源数量如下图:

统计分类

中文专业

中文专业

英文专业

英文专业

合计

(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言文学)

(英语言文学)

(商/经贸英语)

2012级学生数

43

0

23

41

107

2013级学生数

43

54

45

79

221

2014级学生数

30

36

41

51

158

2015级学生数

33

34

111

0

178

文学院学生人数

149

124

220

171

664

文学院总招生数在南京审计大学各院系中排名较后,近几年招生人数保持稳定,一般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每年各50人左右,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约160人,总招生数约260人。

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线,在整个南京审计大学专业录取线中,属于偏低水平。

转专业学生比例较高。南京审计大学目前形成了多种办学途径和办学方式,每年有ACCA等各类专业选拔考试,以及第一学年转专业考试,在这些考试和选拔中,文学院学生近两届学生中约有30%-40%转出,转专业率较高。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开展新生专业指导。每年新生入学期间,文学院院长、副院长都参加新生见面会,对文学院的情况进行全面介绍,各系主任分专业做新生专业指导报告,帮助新生了解专业基本情况,介绍学科专业发展、课程、教师队伍,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明确目标定位。

主动参与书院活动,发挥导师制作用。书院制改革之后,文学院及时召开了学院书院协调会,与四大书院就文学院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细致的商讨,并积极配合书院工作,35位教师分别在四大书院担任通识教育、就业、社团和学业导师,从各个方面参与学生指导与服务,其中张映光教授被聘为润园书院总导师。仅2015年,文学院教师为书院学生进行了“演讲技巧”、“应用写作”两门课程的专业训练,面向书院学生做文化艺术类讲座、就大创项目申报、学业支持等进行专题辅导,指导各书院读书小组活动,指导红帆船剧社、荻思文学社、华夏传统文化协会等社团活动,总计100多人次;三年来,文学院教师指导、学生主持的大创项目和暑期社会实践项目60多项,其中省级重点、一般和指导项目8项。2016年文学院教师继续发挥导师作用,每位教师负责指导10-20名学生,不仅进行专业、学习指导,并且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书院导师主动下书院值班,随时随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通过导师制与书院的全面对接,文学院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在学校考核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加强专业班级管理。在实施书院制之后,文学院并没有把学生管理工作放手不管,而是积极发挥二级院系的作用,推动专业班级的有效管理。学院安排了兼职学生工作联系人,2015级新生入学后,文学院在全校率先为新生班配备了专业班主任, 班主任的选拔考虑了教师的责任心、学术水平和担任班级主要课程等因素,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要求,上传下达,引导和推动学生的专业进步,同时参与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活跃班级气氛。为了更有效的形成班级管理机制,文学院还专门召开会议,对优秀专业班级班干部做出表彰,加强专业班级班干部对学院的认同度。此外,教师们还通过专业班级QQ群,对学生专业上的各种问题释疑解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各种困难,促进了师生的多层面互动交流。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教工党支部与困难学生开展了“手拉手”活动,对困难学生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在“三关”活动中,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我们还设定了院长和副院长学生接待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文学院建立了紧密的专业导师制度,学生从学年论文开始,到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最终就业的每个环节,都由同一位教师进行全过程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职业生涯成为教师教学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学生入学第二年之后,文学院会通过座谈会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发展方向,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对考研和海外深造的学生,文学院刘顺院长亲自负责考研深造辅导工作,从第三年开始持续进行考研宣讲、专业辅导,邀请已经考上研究生的毕业同学来和学生进行考研经验交流,考研面试指导,帮助研究生录取调剂,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对于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学生,文学院专门开设了申论、公务员面试等课程和讲座。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以严格管理保障专业学风。文学院学风管理措施包括:第一,任课教师担任学生学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到课率要有准确了解,并进行控制管理,学院对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尤其是节假日学习情况,文学院都会做专门检查。第二,坚持对学生学习的全程辅导和分类辅导,通过专业班主任制和专业导师制跟踪学生学习全过程,督促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努力投入;对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第三,建立多层次的交流沟通制度。除了班主任和导师之外,文学院每年召开至少两次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总体情况,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第四,针对学业困难的学生,加强针对性的关注和辅导,除了导师之外,学院也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直接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尽可能采取措施给予帮助。

以活动促进提升学生学风。通过开设研究型课程和组织各种课堂课外学习活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增加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气氛;通过荻思文学社、红帆船剧社、书院读书小组指导和经典作品讲座,把学生课外专业活动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通过优秀毕业生考研交流和返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更远大的学习目标。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文学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各方面综合发展。2015年,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出国率为21.35%,英语专业考研出国率为19.05%,除2名同学被调剂到江苏师范大学之外,其余23名同学考取的均是211高校,有些考进国内一流名校,如陈雪婷同学考取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15年英语专业的四八级通过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四级通过率达到91.94%,超出全国平均通过率40个点,八级通过率80.95%,超过全国平均通过率41个点。2013级学生王景获得“审计长奖学金”,2014级学生严孜铭有多篇散文、小说发表于各类报刊,2015年凭借话剧剧本《胭脂扣》(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获泰州市首届梅兰春戏曲奖,王思勉、于迪、吴越滢等同学的毕业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奖。

 

5.4就业创业与发展

学生就业率是文学院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文学院人才培养效果的最终体现。通过专业导师制等一系列的举措,文学院学生多年以来保持较高的就业率,2013年至今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5%以上,2015年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就业层次相对较高。

近百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高校研究生;多名同学赴美国、欧洲、澳洲等地的世界名校留学或由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委派到世界各地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推广工作。

 

5.5问题与对策(800字以上)

专业认同度有待提升。从最近几年招生和生源情况来看,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在南京审计大学垫底;学生入校后通过各种方式转专业的比例达到30%-40%,说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不高,其中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专业教育不够到位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文学院努力寻求在一定范围内做出解决,包括:院领导亲自进行专业教育,引导学生熟悉了解专业情况;依靠文学院全体教师,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师生互动,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找到个性化发展之路,使学生和二级学院、和专业产生感情、兴趣,投入学习并取得成果。

学生指导和服务要更加普遍有效。书院制改革之后,文学院的学生指导与服务仍以书院需求为导向,因为缺乏学生工作抓手,对学生的专业指导难以形成实质性推进,也未形成更明显的文学院特色。同时学生日常管理归于书院之后,专业管理也更具挑战,尤其是对于学业困难的学生,缺乏更有效的指导方式。在这个方面,文学院正在调整思路,通过荻思文学社和红帆船剧社等文学艺术类社团,开展专业学习特色活动,比如近期文学院开展的“先锋”诗坛“庆七一”师生诗歌朗诵活动,正在策划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纯文学创作专辑”等。

学风有待继续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和综合发展仍然不够突出。文学院的学风建设目前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因为专业认同度不高,有相当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被动,有些课程节假日前后到课率较低,教师引导不完全起作用;此外有的学生个性化的爱好特长不能发挥,综合素质的培养缺少条件。除了通过教学管理制度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和保障学风之外,文学院更多地要求鼓励教师主动介入专业班级建设,关心学生,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文学院也努力调动资源,帮助学生在专业内外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学生创业就业层次有待提升。目前文学院学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层次仍有待提升,同时学生的创业意愿不太强烈,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考研竞争日渐激烈,每年考研和海外留学的不能保证保持很高比例,2016届学生考研率有所下降。在这个方面,文学院一方面要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课程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后劲,同时需要开拓创新,进一步开展考研和公务员考试辅导和培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设更多的创业讲座,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