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部分译注(二) 作者:韩希明教授

发布者:文学院发布时间:2015-03-13浏览次数:1041

董秋原言:昔为钜野学官时,有门役典守节孝祠,即携家居祠侧。一日秋祀,门役夜起洒扫,其妻犹寝。梦中见妇女数十辈,联袂入祠。心知神降,亦不恐怖。忽见所识二贫媪亦在其中,再三审视,真不谬。怪问其未邀旌表,何亦同来。一媪答曰:“人世旌表,岂能遍及穷乡蔀屋1?湮没不彰者,在在有之。鬼神愍其荼苦,虽祠不设位,亦招之来飨。或藏瑕匿垢,冒滥馨香,虽位设祠中,反不容入。故我二人得至此也。”此事颇创闻,然揆以神理,似当如是。

又,献县礼房吏魏某,临终喃喃自语曰:“吾处闲曹,自谓未尝作恶业;不虞贫妇请旌,索其常例,冥谪如是其重也。”二事足相发明。信忠孝节义,感天地动鬼神矣!

【注释】

1. 蔀(屋:草席盖顶之屋。泛指贫家幽暗简陋的房屋。蔀,搭棚子用的草席。

【译文】

董秋原说:以前他做钜野学官时,有个门役典守节孝祠,也就带着家眷住在节孝祠旁。时值秋祀的一天,门役深夜起身洒扫祠堂,门役妻子仍在睡觉。她梦见有几十批妇女,拉着手进入了节孝祠。心里明白是神降临了,也没有害怕。忽然看见她所认识的两个家境贫穷的老妇也在其中,开始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人,再三辨认,确实没错。她奇怪地问:“你们生前没有受到表彰,怎么也一起来了?”一个贫家婆说:“人世间的表彰,哪能遍及穷乡僻壤、顾及破草棚里的人呢?湮没不闻的到处都有。神明同情她们含辛茹苦,虽然祠里没有设位,也招来享受祭祀。有的人隐藏污垢,冒充贞妇,虽然在祠中设了位置,反倒不允许进入。因此我们俩今天能够到这里来。”这件事真是闻所未闻,不过按神的道理推测,似乎应该如此。

又,献县礼房吏魏某,临终时喃喃自语说:“我当个闲差,自认为没干什么坏事。贫家妇前来请求表彰,我按照常规索要经手费用,想不到阴间的惩罚竟然会这样严重啊!”这两件事可以相互参照印证。相信忠孝节义,真的可以感天地动鬼神的啊。

 

族叔行止言:有农家妇,与小姑并端丽。月夜纳凉,共睡檐下。突见赤发青面鬼,自牛栏后出,旋舞跳掷,若将搏噬。时男子皆外出守场圃,姑嫂悸不敢语。鬼一一攫搦1强污之,方跃上短墙,忽嗷然失声,倒投于地。见其久不动,乃敢呼人。邻里趋视,则墙内一鬼,乃里中恶少某,已昏仆不知人事;墙外一鬼屹然立,则社公祠中土偶也。父老谓社公有灵,议至晓报赛2。一少年哑然曰:“某甲恒五鼓出担粪,吾戏抱神祠鬼卒置路侧,使骇走,以博一笑;不虞遇此伪鬼,误为真鬼惊踣也。社公何灵哉!”中一老叟曰:“某甲日日担粪,尔何他日不戏而此日戏之也?戏之术亦多矣,尔何忽抱此土偶也?土偶何地不可置,尔何独置此家墙外也?此其间神实凭之,尔自不知耳。”乃共醵3金以祀。其恶少为父母舁去,困卧数日,竟不复苏。

【注释】

1. 搦(nuò):握,拿着。

2. 报赛:举行谢神的祭祀。

3. 醵():泛指凑钱,集资。

【译文】

我的本家叔叔行止说,有一户农家姑嫂两个都长得端庄秀丽。两人月夜乘凉,睡在屋檐下。突然,一个红发青面鬼,从牛栏后窜出来,旋转蹦跳着,好像要吃人。当时,男人们都去看守田园了,姑嫂二人吓得什么都不敢说。红发青面鬼把两人摁着一一奸污了。之后鬼跳上了短墙,却“嗷”地一声怪叫,仰面掉了下来。姑嫂俩见鬼倒在地上好久不动,才敢大声呼叫。左邻右舍纷纷赶来察看,原来墙里躺着的鬼是本村的恶少某某,已经昏迷不省人事。墙外有一个鬼巍然挺立,原来是土地庙里的泥像。父老乡亲议论说是土地爷显灵,商量着天亮了要去祭祀。一个年轻人哑然失笑说:“甲某每天都是五更天起身去挑粪,我把土地庙里的小鬼扛到这儿来,想吓得他逃走,看他的笑话,不料让这个假鬼撞上,倒给吓趴下了。土地爷有什么灵?”有位老者说:“甲某天天挑粪,你为什么别的时候不吓唬他,唯独今天才去吓唬他?开玩笑的方法多得很,为什么忽然扛来这尊泥像来?这尊泥像放在哪里不行,为什么偏偏放在这家人的墙外?这里边一定有鬼神支使啊,你自己不知道罢了。”于是大家凑了些钱,祭祀了一番。那个恶少被他的父母抬回家去,昏迷了几天,竟然再也醒不过来了。

 

山西太谷县西南十五里白城村,有糊涂神祠,土人奉事之甚严。云稍不敬,辄致风雹。然不知神何代人,亦不知何以得此号。后检通志,乃知为狐突祠,元中统三年敕建,本名利应狐突神庙。“狐”“糊”同音;北人读入声皆似平,故“突”转为“涂”也。是又一杜十姨1矣。

【注释】

1. 杜十姨:唐代杜甫 ,曾任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旧村学究戏作“杜十姨”,民间遂讹传

【译文】

山西太谷县西南十五里的白城村,有一座糊涂神祠,当地人对这位糊涂神敬奉极严。传说稍有不敬,就会遭受大风冰雹的灾祸。然而不知这位糊涂神是哪一代人,也不知为什么得了这个雅号。后来查阅《通志》,才知道是狐突祠,是元朝中统三年奉皇帝之旨建造的,本名利应狐突祠同音,当地人读入声和平声相似,所以也就成了。这也是一个杜十姨式的笑话了。